查看原文
其他

《知日》创始人手把手教你做MOOK

做書 做書 2020-05-17


「从 0 到 1 做 MOOK」这个题目可以追溯到 2017 年 5 月的一场做書者说,在那次活动中,刚刚经历了一场车祸的苏静,脸上带着伤,神采飞扬地讲了很久,关于他这些年做 MOOK 的经历。


点击大图,查看伤口


两年后,我们又请到了苏静,让他将这 8 年来创立《知日》《日和手帖》《食帖》和《知中》经验总结成了线上的音频课程。如果你也对 MOOK 出版感兴趣,那可要来听一听。


长按扫码,试听课程👆


MOOK 的历史


首先还是要简单讲下 MOOK 的源流,对比起书籍和杂志的历史,MOOK 其实算是一种相当新的出版物形态。作为 Magezine+Book 的融合概念,它第一次出现应该是 1971 年,在伦敦举办的国际期刊联盟(FIPP)的一次会议上。虽然概念提出是在欧洲,但是后来被发扬光大却是在日本。

1972 年由主妇之友社发行的主妇之友生活系列中的《家务和整理的 1000 种智慧》被认为是日本的第一本 MOOK。

1973 年石油危机后,MOOK 作为一种出版成本较低、易于管理和流通的商品,普遍出现在市场上。大概在八九十年代,日本学界开始对 MOOK 做出了一些明确的特征定义,这个概念也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起来。


別冊太陽,于1972年创刊的经典的mook形态的出版物,每期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,非常接近我们现在对mook的定义,也有人认为它是杂志。


至于国内,1996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《老照片》算是 MOOK 的发端,只是当时并没多少人将这套连续出版的丛刊与 MOOK 联系起来,MOOK 概念真正开始为大众所认知,大概要到 06 年前后,以《最小说》为首的一众青春文学杂志的井喷,这些出版物利用 MOOK 这一新锐概念进行了一大波营销。另外《读库》也于同年创立。


相比起来,2011年创立的《知日》算是后辈了,但是作为一本专注介绍日本文化的 MOOK,在日系 MOOK 这个概念的普及上,它做了不少贡献。

而当众多上一代的 MOOK 已退出历史舞台,《知日》却在互联网的浪潮中风生水起,在此基础上,团队又孵化了《日和手帖》《食帖》《知中》,合计已经出版了近 120 本。



为什么是 MOOK?


《知日》创立于 2011 年,也算是比较有标志性的一年,智能手机在这年开始普及,“纸书/纸媒将死”的声音更是长久以来不绝于耳。


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做一本 MOOK?


无论身处互联网还是出版,我们无差别地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信息丰富,由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碎片化和前所未有的信息接受压力。所以我们现在前所未有地需要筛选和优化内容。

 

这个背景中,只有出版业、编辑充分发挥“过滤器”的功能,信息传播才会更高效。由此,《知日》的核心概念便诞生了。


所以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要做 MOOK,而是意识到了一些问题以后,作为一个编辑,思考如何用出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,然后想到了 MOOK 这种形式。



MOOK 模式的 5 个关键


经过 8 年的发展,成功创立了知日等内容品牌以后,苏静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明确的方法论。


1. 定位


作为一本 MOOK ,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,因为这是用户的购买逻辑,它解决了现在社交媒体信息流的结构深度问题。比如《知日》专注介绍日本文化,《知中》介绍中国文化,《日和手帖》偏向日系生活方式,《食帖》是本有关食物的 MOOK。


2. 选题

在一个明确的定位之下,每期 MOOK 还需要发掘一个明确的选题,这一点更接近书籍的购买逻辑,而非杂志。MOOK 在这点上可以理解为“主题书”,从封面开始就将主题明确体现出来。

每期知日都有一个特定的选题

3. 内容组织形式

选题模式上靠拢书籍,内容组织形式上则要学习杂志,做碎版面。碎片化已经成为大众阅读习惯。人们已经习惯了阅读三分钟然后就去做其他事,那么在内容组织形式上也应该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。


通常这样做以后,会有人认为内容变“浅”了, 但是碎和浅其实是不冲突的,碎是内容的表现形式,浅则是信息密度小。而同时将内容做得碎且深,这也就需要编辑对内容拥有更强的掌控力,也是编辑的“编辑力”更加强大的表现。

Casa BRUTUS
相比欧美杂志,日系杂志在版面切碎上会做得更足

4. 可视化思维

具体到一本 MOOK 而言,如何将内容切碎,使信息能被更加友好、便捷地获取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维方式。人们阅读文字是需要解码的,而看图和图像化的内容则不需要解码,或者说解码速度会大大加快。


当然,这也更加考验编辑的编排能力,如果只是简单的文配图、图配文,将内容为了切碎而切碎,其实信息传递效率并没有多大提升。

拉页的编辑是知日的重点

5. 出版周期

稳定的出版周期是一个独立团队维持生计的基础,如果不考虑商业营收的问题,随意玩儿票儿也是可以的。从另一个方面来讲,稳定的出版周期可以培养读者与产品的接触的习惯,对于品牌印象的建立也是很有帮助的。


6. 编辑流程
(?5 个关键有 6 点不是常识吗)

其实编辑流程并没有被列到 MOOK 模式的 5 个关键里,但编辑流程跟出版周期是息息相关的,如果编辑流程处理得好,自然出版周期就会稳定。

MOOK 与书的编辑流程核心差异在于,每期 MOOK 的内容是从头做企划,而书通常是作者已经全部写好了。


所以 MOOK 编辑做书时需要更加主动,策划定版、组稿、收稿确认,都需要编辑更加主动地去寻找内外部资源。同时 MOOK 连续出版的特性也需要编辑拥有更强的时间管理能力。




成为一名 MOOK 编辑


一个成熟的 MOOK 编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?极度简化后其实主要就是两个,一个是时间管理能力,一个是收稿确认能力

当一本 MOOK 涉及到合计超过二十多个外部采编人员、设计师、画手、摄影师等等,编辑对于项目的把控一定要非常细致,面对他们发来的东西,还需要保证对文本和视觉内容的确认。这两点也难在它们很难单纯通过讲授的方式来提升,编辑需要在日常和工作中投入时间反复训练自己,换言之拥有这样能力的人也是不容易被取代的。


还如苏静所说,除了可以进行逻辑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地方,其实工作的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爱好和兴趣而去做的,比如知日的创立,有他作为一名读者,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因素在里面,比如日和手帖之所以叫这个名字,单纯就是苏静喜欢这这两个词,便组合到了一起,比如每本 MOOK 的选题确定,除了需要预估商业营收,也掺入了每个编辑的爱好和兴取向。


理性的商业判断和感性的情感投入,很难说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点支撑知日走到了现在,更多的还是它们共同交织的结果,也许还有一点运气(也许都是运气),不光对于知日是这样,可能对所有的 MOOK 而言都是这样。


对于 MOOK 这样一种极大地由编辑主导生产的出版物而言,每个编辑的灵光一闪可能最终都会成为 MOOK 的灵魂所在,而当它抵达万千读者手中时,最为欢欣鼓舞的,也就是编辑了吧。

参考资料:

図書館情報学用語辞典 第4版

小学館/日本大百科全書(ニッポニカ)

株式会社平凡社/世界大百科事典 第2版

中国网/MOOK:图书出版新形式


所以,朋友,
不来了解一哈 MOOK 吗?
恰逢双十二,限时优惠中哇!

 限时 128 元 
原价 198 元

仅此一天
12.13 恢复原价

扫描二维码试听👇

订阅须知
1. 本课程由做書出品并播出;
2. 本课程为“图文+音频”形式,共 18 节。主讲人会不定期追加番外更新,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;
3. 本课程定价为 198 元,购买后即可永久获取该节目所有内容;
4. 本课程为线上虚拟服务内容,购买成功后无法退款,感谢理解;
5. 本课程严禁任何形式的翻录和转载,严禁在第三方平台传播,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👇点击阅读原文,了解学习做MOOK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